不同的成纱加捻过程,产生不同的纱线结构,也产生不同的产品特性。
01强力
纱线强力取决于纤维间的抱合力和摩擦力。如果纤维的形态及其排列状态不良,即有弯曲、打圈、对折、缠绕等纤维存在,就相当于减短了纤维长度,削弱了纤维的接触程度,因而易产生纤维间的滑移,降低纱线强力。
经试验得知,如以环锭纱强力为1,那么其它种类纱线的强力为:转杯纱0.8~0.9,喷气纱0.6~0.7,涡流纱0.8,紧密纺纱强力最高为1.15。
02毛羽
纺织产品的手感和特性主要由毛羽多少决定。从生产试验可清楚地看到:长度小于2mm的毛羽对生产过程和织物的外观质量影响不大,相反会使织物具有一种天然的柔软手感。但是,长度超过3mm以上的毛羽却是影响纱线质量的潜在因素。相对于传统环锭纱,气流纱、涡流纱、紧密纱的1~2mm的毛羽均有降低,而喷气纱由于缠绕纤维数量低,无捻纱芯覆盖少,因而有较多的短毛羽,当然,具体在纺纱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工艺参数来控制毛羽的数量。
为不同纺纱方法的成纱毛羽数的比较。与传统环锭纱相比,非传统纺纱的有害毛羽数(>3mm)显著降低,其中紧密纱约减少80%,喷气纱约减少85%,涡流纺纱则减幅达90%以上,因而新型纱线均具有良好的后加工特性。由于新型纱线结构使纱线表面更加稳定,后加工的毛羽增加量显著低于传统纱线。特别是作为经纱,在浆纱时可节约浆料约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