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残脂率的测定
1.仪器及试剂。索氏油脂提取器,四氯化碳。
2.操作步骤。先将索氏油脂提取器的烧瓶和布样10g,在烘箱中105℃下烘1.5小时,取出在干燥器内冷却,分别精确称量(精确至0.0001g)。将已经称量的布样用滤纸卷好,放入索氏提取器的回流提取器内(滤纸卷缘高度不应高于回流虹吸管的高度),加入四氯化碳200mL左右(其数量应使四氯化碳能够溢过虹吸管的数量的1.5~2.0倍),在水浴上加热。从冷凝管下端有液滴时开始计时,萃取速度以每小时使溶剂循环5~6次为宜,循环12次,萃取结束。取10mL左右的四氯化碳洗涤提取器,拆下冷凝管再洗涤一次,然后取出布样和滤纸,并将洗涤液注入烧瓶中。在烧瓶上装好蒸馏装置,在水浴上蒸去四氯化碳,然后取下烧瓶,与布样一起放入105℃的烘箱内1.5小时,在干燥器内冷却,分别精确称量(精确至0.0001g)。
3.结果计算。织物残脂率可根据测定布样失重或烧瓶增重来计算,其结果应基本一致,可以任选一种,但测定布样失重时,应注意边纱失落而影响结果。
织物残脂率(%)=(烧瓶及油脂重量-空烧瓶质量)÷萃取前布样质量×100
或者:
织物残脂率(%)=(萃取前布样质量-萃取后布样质量)÷萃取前布样质量×100
4.说明。因为四氯化碳有毒且易腐蚀烘箱,因此萃取剂可以使用乙醚、二氯甲烷,1:1的苯和酒精溶液代替进行萃取,但二氯甲烷和含苯溶剂不适宜尼龙和涤纶纤维的织物。
二.毛效的测定。
1.一般方法。校正毛细管效应检验仪的水平位置,调整标尺,使标尺的零点恰与水槽液面平,然后取试样裁成经向30cm,纬向5cm的布条两条,在离一端1cm处沿纬向用铅笔做一水平标记,并在此末端沿纬向固定一根2g短玻璃棒作为重荷,另一端夹在仪器的铁夹上,使固定短玻璃棒的一端下垂入水,浸入1cm水平标记处,开始计时,30min后,观察蒸馏水所润湿的布条高度。如参差不齐,读取最低值。取两个数据的平均值。
2.快速法。裁取纬向宽2cm,经向长10cm的布条,按上述试样方法试验,注视蒸馏水上升2cm高度所需要的时间,如参差不齐,取最低值。
3.水滴滴下法。将布样在绷紧架上绷紧,根据要求在滴定管中装好蒸馏水,然后将绷紧架放在离滴定管口1cm的下方,液滴刚好落在布面上时开启秒表,当液滴表面的镜面刚好消失时按停秒表,在不同位置测定5~10次后取平均值,润湿时间短则毛效效应好。
也可在蒸馏水中加入少量可溶性染料,根据水滴扩散后所留下的色斑形状判断精炼的完全程度。
4.说明:
◎测定毛细管效应,大都采用一般方法,但对有些情况下,快速法和水滴滴下法应更能说明问题,如连续法加工时织物接触处理液的时间较短,所以测定短时间内的毛细管效应更实用。
◎织物毛细管效应,如不特别标明试验条件,都指蒸馏水在上述条件下30min爬升的高度(cm).
◎为了方便观察,可在蒸馏水中加入0.5%的重铬酸钾。
◎平行试验的布样或试验点应间隔选取。
◎被试验的布样应保持一定的回潮率,有条件的应在恒温恒湿箱(温度20℃,相对湿度65%)中放置24小时后测试。也可在干燥器的隔板下盛放亚硝酸钠饱和溶液作为简易恒湿器。
三.织物白度的测定。
白度的测定方法较多,可靠性和适用范围也不同,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荧光增白剂的大量使用,使白度的测定变得更复杂了。当今白度的测定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分光光度测色仪来测定各波长的反射率,通过计算机计算后得到L值、a值、b值,再通过白度计算式得到白度值。目前白度计算式很多,但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很难找出一个与实际完全相符的白度计算公式。另一类测定方法是在白度计上进行测定,一般是用特定波长下的反射率来表示白度。以ZBD型白度计为例:测定的特定波长的光线是通过滤光片使透过的波长低于500nm,即照射到试样上的光除了蓝色光外,还有紫色光,因此可以进行带荧光增白剂试样的白度测定。测定时先以标准白度板调整仪器,再测定试样的相对白度值。
1.仪器。ZBD型白度计。
2.操作步骤。裁取未上荧光增白剂精炼后的半制品12cm×24cm的布块,折成5cm×5cm 8层(薄织物取18cm×24cm,折成5cm×5cm 12层),在白度仪上测定白度,每一试样须在不同部位保持经、纬向一致的情况下测定3次,取其平均值。
3.说明:
◎其它可以测定或测定后计算出白度的仪器均可以采用。所得数据不一定一致,但同一台仪器所测的数据仍能说明白度的情况,报告上出具白度数据时应该注明仪器型号。
◎织物折叠层数应保持一致。
印染学习与交流编辑整理
(责任编辑: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