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讲,无论是线下的商店、网上的商店、或者是平台,消费者更希望选择越多越好,所以作为零售企业,兰亭只是消费者众多选择当中的一个,我们要做好的事情,就是,要有独特的产品和独特的服务用户的方式。
昨晚,外贸B2C公司兰亭集势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收盘价1印染在线网1.16美元,较9.5美元的发行价上涨22.21%,目前公司市值达5.88亿美元。此前,已经8个月没有中国互联网公司成功赴美上市。
兰亭集势创始人兼CEO郭去疾在IPO当晚接受了i美股的专访,他认为兰亭集势的竞争优势在于有独特的产品和独特的服务用户,兰亭未来将继续增加网站语言来拉动增长,同时将把握无线互联网的机遇。
过去一年,兰亭集势营收增速高达72%,对于未来如何继续保持高增长,郭去疾表示,“我们会继续沿着我们既定的战略往前发展,包括,现在我们网站上提供17种语言,未来我们会增加更多的语言,这样可以让世界上更多的用户通过我们的网站购买价廉物美、款式新颖的商品;此外,我们认为无线互联网也是我们的一个机遇,我们会在无线方面继续投入和优化,让更多的消费者通过无线端访问我们的APP。”
为什么能在众多外贸B2C网站中脱颖而出,兰亭的竞争优势是什么?郭去疾有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讲,无论是线下的商店、网上的商店、或者是平台,消费者更希望选择越多越好,所以作为零售企业,兰亭只是消费者众多选择当中的一个,“我们要做好的事情,就是,要有独特的产品和独特的服务用户的方式。举例来说,世界各地的用户都可以来到我们的网站,把他的三围和身高发给我们,我们可以在几千个服装选择当印染在线网中为他量身定做一件和她最匹配的婚纱或是礼服。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最重要的是要给用户提供独特的产品和服务。”
17倍的投资回报率
兰亭集势的成功上市也引发了业界的各种猜测和分析。有人认为,兰亭集势的赴美上市是迫于投资人急于套现的压力所致。
目前,兰亭集势的创始人团队仅占公司不到40%的股份,其余股份均由风险投资方控制。资料显示,兰亭集势2008年获得联创策源500万美元的第一轮投资,2009年获得联创策源和金沙江创投1127万美元的第二轮投资,2010年获得联创策源、金沙江创投和挚信资本3500万美元的第三轮投资。
而兰亭集势成功上市后,按开盘价11.16美元计算,第一大股东联创策源的A轮投资回报率为17倍,而第二大股东金沙江创投B轮的投资回报率为8.7倍。
另外,联创策源和金沙江创投在此轮IPO中均增持了少量兰亭集势股票。
对此,兰亭集势董事长兼CEO郭去疾表达了不同观点,他表示,选择现在上市是一个合适的时间,是因为公司发展到了这个阶段,上市是重要里程碑,可以帮助接触到公众投资者,对长远发展有利,与投资人急于套现的压力无关。
如何应对市场压力
印染在线网面对人民币升值、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挤压外贸利润的现状,他认为,“目前兰亭采购的供应商都在中国,中国的供应商不仅在价格方面有竞争力,在其他的很多方面也很有竞争力,或者说价格不仅仅是中国供应商唯一的竞争优势。第二,兰亭的商业模式,并没有特别的局限导致我们没有办法在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发展供应商。”
众所周知,跨境电商的运费是相对比较高的,兰亭还为海外用户提供多样化的快递选择以及运费优惠政策。“我们给用户提供了三个运费选择,包括快捷的、标准的、经济的,这三种运费的选择使用的运输服务商是不同的,所以导致运输成本、时间、是否能监控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在运费优惠方面,比如,在miniinthebox网站中,有部分商品我们标注了freeshipping免运费服务。”
兰亭销售的商品当中有一部分是兰亭自有品牌,对于自有品牌,郭去疾称,“自有品牌我们还会持续的去做,当然自有品牌战略还是会和我们不断优化商品质量、提升产品体验和服务体验相辅相成。”
下一个是谁?
兰亭集势此次上市也是中国概念股赴美IPO的“破冰”之旅,在此之前已经8个月没有中国互联网公司成功赴美上市。
但华兴资本董事长兼CEO包凡认为,“今年中概股美国上市没多大的戏,上半年也就兰亭集势这么一家了,下半年可能也就‘去哪儿’这家公司还有机会,其它公司都不会有太多机会,他觉得可能2014年会好一些。”
另外,IT行业观察家冀勇庆认为,兰亭集势的IPO也发出了一个明显的中概股退潮信号。此次IPO的5家承销商,除了瑞信依靠强大的品牌和分销能力完成了一部分股票销售之外,无论是Stifel还是PacificCrestSecurities与Oppenheimer&Co这3家承销商基本上无所作为,根本就没有卖出去多少股票,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华兴证券卖出去的,买进的大部分都是有着中国本土背景的投资者。所以,未来美国也不再是最大的融资市场了。
据业印染在线网内人士透露,目前至少有4家公司都在考虑启动IPO,其中包括在线旅游网站去哪儿、电脑芯片制造商澜起科技等,都在与投行进行接触。而传言下半年要IPO的阿里巴巴,很有可能已经敲定在香港上市,但有消息称美国证券交易所并没有放弃争夺,依然在争取最后的希望。